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5的文章

你以為放下了,其實身體還記得創傷

圖片
這是neurosciencenews網站 2025/4/13的文章 The Body Remembers: Trauma Leaves Lasting Biological Imprints 我用AI翻譯與修改成比較好懂的樣子,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原文。 美國針對1995年俄克拉荷馬市爆炸案的倖存者研究發現, 縱使創傷過後沒有情緒困擾或PTSD, 創傷依舊在人體內留下長期的生理變化。 研究找來 60 名爆炸案的倖存者, 和另一組沒經歷這場事件的健康人士進行比對。 雖然倖存者大多「沒有」 PTSD 或憂鬱症的診斷, 整體心理狀態也看起來穩定, 但從生理指標來看,卻有明顯差異。 1. 壓力荷爾蒙變化 倖存者體內的「皮質醇」濃度明顯偏低,這是人體面對壓力時的主要調節激素。 2. 血壓與心跳反應異常 倖存者的舒張壓較高。倖存者的血壓較高但心率較低。 3. 免疫系統失衡 倖存者的炎症性介白素 1B (IL-1β) 顯著較高,而具有保護作用的介白素 2R (IL-2R) 則較低。這表明免疫系統失衡。 4.身心脫節,幸福感較低 身體狀態改變與心理症狀(PTSD或憂鬱症分數/診斷)或報告的功能之間沒有相關性。 倖存者的平均創傷後壓力症狀水準與對照組沒有差異,但倖存者報告的幸福感較差。 ▋心情沒事,身體還有事 研究發現,這些生理變化與心理症狀無明顯關聯。 即使沒有 PTSD 或憂鬱症,身體狀態還是改變了。 ▋創傷經歷看似「被克服」,實際上並沒有 倖存者的生活滿意度與幸福感仍然比較低。 創傷不是只有「過去的記憶」,它可能實際改變你的身體運作方式。 ▋倖存者看似健康,實際上並不然 創傷後即使表面平靜,身體的「預警系統」仍然在運作。 不是只有「有症狀的人」才需要被關注。 有些人心理上表現得很好,但身體卻在默默承擔代價。 需要關注創傷所帶來的長期影響, 不是表面上沒事就沒事了~~~ 延伸閱讀 創傷不單是心理問題,更是生理問題 心理創傷與創傷後壓力症PTSD

透過六步驟,降低心理創傷的影響?

圖片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明明人在安全的地方,情緒和身體卻突然被拉回到痛苦的過去? 這是創傷反應的一種, 前幾篇提到的 Flashback 也可以用此方法協助自己。 遇到創傷反應,最重要的,不是硬撐,而是學會讓自己回到當下。 今天要介紹一個技巧,幫助你訓練大腦和神經系統,慢慢降低創傷的影響。 ▋心理創傷為什麼這麼難受? 創傷會讓我們大腦感到威脅。 當我們感覺到威脅時,身體會啟動 「戰、逃、僵」模式 。 這是自律神經系統的反應,讓你準備好逃跑、對抗,或僵住不動。 創傷反應會直接啟動這個機制。 讓你明明沒有危險,卻仍然感到恐懼、激動、憤怒,甚至全身僵硬。 好消息是: 只要訓練得當,大腦可以學會回到「安全模式」。 這個「安全模式」就是副交感神經系統帶來的連結感、安全感、放鬆感。 ***注意,如果你的創傷反應已經嚴重影響身心,請尋求精神科醫生、心理師的協助*** ***下列步驟僅適用於還能自我照顧的朋友*** ▋如何操作?簡單六步驟 這個方法,就是在創傷和安全感之間反覆切換,幫助大腦學會「我可以平靜下來」。 1. 允許自己感受創傷 當創傷來襲,不要強迫自己壓抑。 先接納自己的感受,哪怕很不舒服也沒關係。 2. 評估一下不舒服的程度 試著在心裡打分數,0分是自然、普通的狀態,10分是最痛苦。 3. 用身心安頓技巧讓自己穩下來 可以用 EP71身心安頓引導 的方法讓自己「回到現實」: 感受身體接觸:屁股、背、腳底踩著地面的感覺。 或是 前幾篇文章 【Flashback 出現時,透過2方法來自我穩定】 提到的: 看讓自己舒服的東西(例:可愛影片、窗外綠樹)等方法。 如果感覺不到身體,試著單純感受「我現在坐著」。 目標是把痛苦程度從8分往下降。 4. 回想剛才的創傷 當你覺得自己比較穩定時,再短暫回想剛剛那個畫面,不需要停留太久。 5. 再評估一次感受 回想時,看看痛苦程度有沒有降一點? (例如:從8分變成5分。) 6. 重複幾次 持續在「回到安全感」和「短暫回想」之間切換, 每次感受都降低一點,就是很大的進步! ▋練習這個技巧要注意什麼? 短時間多次操作:一次花幾分鐘,來回切換好幾次。 有意識地練習:不是等到失控時才想起來,要平時就練習。 不要求完美:不需要降到0分,只要比原本輕鬆,就是進步。 特別適合經常被創傷困擾的人。 ▋如果你有 複雜性創傷(CPTSD) 呢? 如果你的創傷很複...

Flashback 出現時,透過2方法來自我穩定

圖片
如果你正在接受諮商,請好好跟你的心理師討論治療計畫。 若還沒有接受諮商, 當 Flashback 發生時, 你可以透過下列技巧來穩定情緒,回到當下。 ▋1.運用五感來連結現實 ●視覺:看看周圍,找到 3 種不同顏色並默念出來。 ●聽覺:仔細聆聽環境聲音,例如風聲、人的對話聲、音樂聲。 ●嗅覺:聞聞周圍的氣味,咖啡、香水、空氣的味道。 ●味覺:如果可以,吃點東西,感受食物的口感。 ●觸覺:摸摸衣服、手機、桌子,感受它們的質感。 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大腦意識到「我現在處在當下」,減少Flashback過去影像的衝擊。 ▋2.寫下Flashback的前後徵兆 ●觀察有沒有聽見、看見、或想到什麼,刺激Flashback出現。 ●觀察Flashback出現前有沒有那些「生理」症狀先出現。 EX:呼吸與心跳加快、手心冒汗、喉嚨開始卡卡的。 ●觀察Flashback出現前有沒有那些「心理」症狀先出現。 EX:開始思考不集中、心慌慌、不自主地想到過去創傷事件。 找到這些徵兆, 下次出現徵兆時, 就可以利用第1個五感技巧穩定自己。 減少Flashback的影響。 ▋逃避 Flashback,不是長久的解決辦法 因為面對創傷很痛苦, 很多人會選擇壓抑、忽視、逃避 Flashback。 但如果長期不處理,Flashback 會一直影響你的日常生活。 真正的解決方式,是讓自己慢慢面對, 讓大腦知道「這件事已經過去」。 讓 Flashback 不再主宰你的生活。 ▋Flashback 不是你有問題,而是你的大腦在保護你 Flashback 不是故意來折磨你,而是你的大腦在提醒:「這件事曾經很危險!」 但你現在已經不在那個當下了,你有方法去處理它。 透過治療、練習,你可以讓自己回到當下,走出過去的影響。 今天的Podcast剛好也在講對Flashback的應對。 連結至 「健心見心理PodcastEP82 價值50萬元的穩定神經系統技巧」 裡面有介紹自律神經的穩定, 如何幫助我們減少Flashback的影響。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