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別的孩子都不跟我的孩子玩?



文//<吳立健心理師>



「我一直覺得怪怪的,我們家鵝仔都不跟我提學校的事情。我每次問他,他都沒說什麼。問他班上的好朋友是誰,他都不說話,他才小二ㄝ,不會已經成為班上邊緣人了吧?」曉琪媽媽非常擔心的問著我。



「喔~那鵝仔內向害羞嗎?有些小孩子比較內向一點,在交朋友上難免會比較被動、慢熱」我試著想要多理解一下鵝仔的問題,同時安慰一下媽媽。



「害羞?怎麼可能,在家的時候房子都快被他掀了,也從來沒有聽過學校老師說他害羞,都說他超活潑好不好。每次帶他去親子餐廳,他看到遊戲設施都衝第一,我們連位子都還沒坐好,他就不見了。唉~我還覺得他太活潑了……可是小孩子活潑不是一件好事嗎?書上都說要讓孩子玩啊!可是怎麼感覺他……班上似乎沒什麼朋友」媽媽非常快速的告訴我孩子的狀況,言語中也透露出一點對孩子的擔心。



**********


       有像曉琪媽媽這樣擔心的家長其實不少,的確,許多孩子教養書上都說需要讓孩子去玩,玩才可以玩出想像力、社交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孩子就是從遊戲過程中學習與這社會接觸,所以「玩」絕對是孩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本身是很活潑的孩子,更應該學習怎麼玩。孩子的「玩」就是「互動」,怎麼樣可以讓孩子和朋友一起好好玩,就需要我們大人來協助他。接下來的幾件事就是我們身為大人需要多注意的地方,才能讓孩子玩得開心,玩出人際能力。



1. 上課容易發出聲音,吵到同學
咦?不是在說玩的事情,怎麼突然扯到上課了?這是一個好問題,對很多孩子來說上課也是玩的一種(通常是低年級啦,越高年級上課痛苦指數越高),有些孩子很聰明上課很喜歡發言,連老師不點他時他也會大聲的說出答案。上課發言本身是一件好事,不過重點在後面這段「連老師不點他時他也會大聲的說出答案」。我看過很多孩子非常聰明,上課時會一直大聲說出答案,當老師沒點他、老師問別人、甚至連自己念書時都會大聲的唸出書的內容。如果你多觀察一下,可能會發現他已遭隔壁的同學白眼。還有些孩子上課會進入自己的世界,可能是自己玩自己的遊戲、一直翻書包、站起來走動、或是突然跑出去裝水(聽過最嚴重的是跑到講台上唱歌)。當孩子有這些上課容易進入自己的世界,而發出聲音或做些動作時,他會影響到其他同學上課,自然人際關係就容易出現狀況。



2. 無法和別人一起玩遊戲
無法和別人一起玩遊戲指的是沒有耐心等待,他可能無法輪流一起使用遊戲器材或根本耐不住性子仔細聆聽遊戲規則。當孩子無法等待輪流或不聽規則時,他就會成為孩子團體間遊戲的破壞者。一個原本和樂融融的遊戲環境,只要他加入規則就會被破壞,也許第一、二次大家會覺得破壞遊戲規則也滿好玩的。但次數一多,我們會發現大部分的孩子還是喜歡有規則的遊戲(很多遊戲器材或桌遊若不遵守規則,遊戲會變得很無聊),這時候如果一直有人破壞規則,這個人很容易會引起別人不滿。畢竟不遵守規則跟自由奔放是兩回事。



3. 容易和別人起衝突
最後一件事是要觀察孩子容不容易和別人起衝突。不論在遊戲間、上課時、甚至是在家裡,如果我們發現孩子在跨情境的場域都容易和其他同儕起衝突,我們就需要多注意點。前面兩點講得是他會不會受到別人的排擠,這邊說的是,當他自覺受到排擠、或是覺得大家沒有照他的規矩做事時,他會不會生氣而有攻擊的行為出現。如果我們與孩子討論時他可以冷靜與大人對話,說出生氣的始末。我們就應該要鼓勵孩子去思考解決的方法。「哇~你很不錯喔,知道大家不跟你玩的時候你會不開心。那我們來想想有沒有什麼時候是大家跟你一起玩,你也很開心的時候。」我們需要鼓勵孩子,讓他知道自己如果容易生氣、跟別人起衝突,大家就不願意跟他玩。我們得去幫助孩子看到這些問題,有些時候他們可以自己想出解決方法。這時候姑且放手讓他們一試,如果你發現孩子一直找不出解決辦法,就需要大人給予適度的協助了。



**********


        一般來說我會建議家長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唯有長期間的陪伴,你才會跟孩子保有親密的關係。這樣當孩子遇到困難、生氣、難過時他才會願意將自己的困難說給大人聽。切記,我們在聽孩子述說這些困難時,先別急著下判斷。姑且帶著不批判孩子的態度,讓孩子感到安全,有了安全的氛圍他才會願意講自己的難處說給大人聽。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三天就分手~王子與公主的關係教戰守則

【HOPE IS THE BEST MEDICINE】 希望是最好的藥

【大腦也需要健身】